首頁
/
最新消息
/
買房就像蓋自己的家?澳洲 VS 台灣購屋大不同!

買房就像蓋自己的家?澳洲 VS 台灣購屋大不同!

7 October 2025
5 min read

澳洲買房:就像「蓋自己的家」

在澳洲,特別是郊區或新開發地區,自地自建(House and Land Package 或 Custom Build) 是非常普遍的購屋模式。

買家會先選定一塊土地,再挑選建築商與設計方案,整個過程像是一步步實現夢想中的家。
你可以根據地段、朝向、學區、交通等條件挑選土地;
也可以選擇標準設計,或由建築師為你量身訂製格局。

從地基施工、外牆建材到室內裝潢,買家都能參與其中。
有些人甚至會在圖紙階段就調整房間大小、窗戶位置或增加一個小花園。

這種方式讓人真正體會到「打造自己的家」的過程,也符合澳洲人追求空間感與生活品質的理念。
在澳洲人的眼中,擁有一個帶草坪、車庫與 BBQ 區的獨立屋,不只是資產,更是他們對生活的詮釋。

台灣買房:以「買現成屋」為主

反觀台灣,大多數人買房的經驗是購買預售屋、新成屋或中古屋
房子的設計、格局、建材幾乎都已固定,個人化的空間選擇相對有限。

由於都市土地稀少,自地自建的機會極少,除非是在鄉村或山區。
多數購屋者買的其實是「大樓中的一戶」,土地屬於共有,房屋結構也難以變更。

雖然購屋流程快速,幾乎「簽約、交屋、入住」一次完成,但在生活彈性與空間自由上,就無法像澳洲那樣擁有「從零打造」的成就感。

為什麼差這麼多?

其實,這一切都與兩地的「土地文化」有關。
澳洲土地廣闊、人口密度低,政府鼓勵郊區發展,因此「擁有土地」成了許多家庭的夢想。
相對地,台灣土地稀缺,都市發展集中,建商與大樓成了主流。

在澳洲,房子是你設計的;
在台灣,房子是你挑選的。

結論:買房的差異,也是生活方式的不同

在澳洲,買房不只是擁有一棟建築,更像是實現一個「家」的願景。
在台灣,買房則是一場「效率與機能」的選擇。

兩者沒有誰更好,關鍵在於——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。

想自由規劃、享受空間與自然?澳洲的自地自建最符合你的想像。
想快速入住、方便生活?台灣的現成屋仍是最實際的選擇。

延伸閱讀

October 7, 2025

人口紅利+基建紅利:房價持續成長的隱形推手

閱讀更多
October 7, 2025

澳洲假日這樣過:BBQ、跳蚤市場與戶外生活日常

閱讀更多
July 10, 2025

布里斯本奧運效應:2032 帶來哪些基建紅利與投資機會?

閱讀更多

立即預約 / 專屬諮詢

專業顧問為您解讀澳洲房產政策與市場動態,助您有效率投資,輕鬆置業。
現在預約,開啟一對一諮詢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