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篇「澳洲房產持有期間稅項、增值稅懶人包」,就是幫你一次搞懂買房後的真實成本。
在澳洲,房地產的稅務主要可分為 持有期間的稅項(Holding Taxes) 與 出售時的稅項(Capital Gains)。
以下是最常見的幾項:
這是澳洲最典型的「持有稅」。
每年依據土地價值計算,若你的房產估值未超過 1,150,000 澳幣,可享免稅;
一旦超過門檻,稅率約為 2% 左右。
這筆稅在購屋後每年都要繳納,尤其對擁有多間物業或高價地段的買家來說,是一項必須納入預算的長期支出。
當你賣房賺錢時,就要繳這項「增值稅」。
稅金會根據「售價減去購入成本」的差額來計算,並納入你的個人所得稅。
這項稅務對長期投資者特別重要,因為若忽略了報稅規劃,最終可能被課上不小的金額。
如果持有超過一年,部分投資人還能享有 50% 的 CGT 折扣(但僅限澳洲稅務居民)。
如果你的房子用來出租,租金所得也必須依法申報個人所得稅。
澳洲稅務局(ATO)對租金收入相當嚴格,無論是本地人還是海外買家,都需誠實報稅。
不過,好消息是——與房屋出租相關的支出(如管理費、貸款利息、修繕費等)都能抵稅,有助於降低整體稅負。
針對海外買家,澳洲部分州政府會額外徵收「附加地稅」,
稅率約為房產或土地價值的 5%,每年收取一次。
不同州份的政策略有差異,例如新南威爾士州(NSW)與維多利亞州(VIC)對海外買家課徵的比例略高,因此在購屋前務必確認所在地區規定。
這筆費用用於地方政府的公共設施維護、道路管理、垃圾處理與排水系統維修。
每年約需 2,000~3,000 澳幣,金額依房屋所在區域與市政廳政策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許多海外買家在預算規劃時,只考慮了房價與貸款,卻忽略了購屋後的稅務支出。
其實,「持有期間的稅項(如地稅、附加地稅與市政費)」與「增值稅」才是最影響長期報酬率的關鍵因素。
如果事前沒有規劃好稅務策略,未來出售房屋或報稅時,往往容易措手不及。
因此,在投資澳洲房產前,務必要:
在澳洲買房,不僅是資金投入,更是一場長期的財務管理。
除了購屋價格與貸款利率外,「稅務」才是決定淨收益的重要關鍵。
地稅、增值稅、附加地稅與市政費——每一項都與你的現金流息息相關。
提前規劃、預留預算,才能讓你的澳洲房產投資更穩健、報酬更清晰。